在国际网球职业赛场上,中国选手正在持续创造辉煌成绩。然而,在职业舞台之外,在许多人未曾关注的领域,还有一群为梦想拼搏的青少年选手,他们正在成长的过程中迈出坚实的步伐。
青少年网球比赛正是这些年轻选手起步的重要舞台。幸运的是,近年来中国的青少年网球赛事逐步发展,基础越来越牢固,为后备人才的成长提供了更加良好的环境。
曾斩获奥运会金牌的中国网球名宿孙甜甜在回忆起自己青年时期的经历时表示,当年青少年能参与的比赛屈指可数,“一年也就两到三场比赛”。而如今,这样的局面已经发生变化。
赛事规模的扩展,助力选手一展所长
“现在的青少年网球赛事数量大大增加了。”湖北京山网球学校的教练吴杰隆深有感触地对媒体表示。他带领球队正参加在武汉举办的“李宁杯·第二届中国青少年网球城市挑战赛总决赛”,他坦言队员们对此都给予了很高的重视,因为这项赛事属于CTJ积分最高的团体赛事之一。
本次比赛新增了多个组别,涵盖U12、U14和U16男子和女子的团队赛,赛事被划分为“卫星赛—城市赛—大区赛—全国总决赛”四个层级,吸引了近4000人报名参赛,覆盖了全国32个省、市、自治区地区的球队、俱乐部和学校。
一位名叫余可馨的参赛选手在去年已经在U16女子组中夺冠。今年,她再次站在全国总决赛的赛场上。她强调,每一轮比赛都有非常强劲的对手,突破区域赛到总决赛并不简单,但这样的挑战让她收获颇丰。不断提高自己的比赛经验和技术,是她参与此类比赛的重要目标。
吴教练也对这些赛事的作用深表感慨。他表示,分赛区的循环淘汰机制等安排,可以为年轻球员提供逐步、全方位的锻炼平台,有助于他们实现能力的显著提高。今年,他们所在的校队从去年仅有1支队伍晋级总决赛,增长为5支,这说明赛事的意义和认可度正在提升。
事实上,随着近年中国网球青少年赛事数量逐年增多,越来越多选手从中脱颖而出。据统计,2024年中国青少年网球积分赛共计举办了873站比赛,吸引超过14万人次参赛,公开排名的青年选手更达到两万余人,而这一数字有望在未来两年进一步提升。
培养未来冠军,夯实中国网球的基础
青年选手们在比赛中不仅提升了技术,还能获得与网球名将面对面学习和交流的机会。日前在武汉的总决赛开幕式上,包括孙甜甜、李哲等网球名宿就出席活动并与选手分享了他们的经验。
孙甜甜感慨万千地说道,与当初她参加青少年比赛时相比,现在的比赛场地更加现代化,各项后勤保障也更加完善。她希望如今的年轻人能好好珍惜这些优越条件,努力奋斗,为中国网球争光。尽管中国如今拥有奥运会和大满贯的单双打冠军,但未来的领军人物依然需要更多年轻新秀涌现。
近年来,国家也开始从多方面推进青少年网球事业的发展。比如,去年8月,国家体育总局网球运动管理中心公布了《网球事业高质量发展改革措施》,提出要构建以“人才金字塔”为核心的青少年培养体系。其中,包括构建“大青训”平台、加强基层网球人才与国家级梯队之间的对接、创建青训中心以及实施人才扶持计划等具体目标。
与此同时,建设更为规范且覆盖面广的青少年网球赛事体系也作为重点内容被提上议程。包括打造青少年版“四大满贯”比赛,以及创建“城市周周赛”等一系列品牌活动,希望逐步实现业余赛事和职业赛事的良性对接。
在多方共同的努力推动下,青少年网球正成为中国网球崛起的一块重要基石。这些赛事的成长,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获得了展示自我、挑战强者的机会,而一个充满活力和希望的中国网球未来也正在加速到来。




